top of page

5大中醫痛經類型,嚴重可見子宮肌瘤- 陳楚儀 註冊中醫師

已更新:2月5日

更新日期:29-01-2024

編寫日期:29-01-2024



痛經中醫,痛經食療

在適齡女性當中每個月都會有月經的時候,有些女士來月經時、月經前或月經后會伴隨出現小腹疼痛或痛連腰骶,嚴重則出現暈倒則經痛。痛經可分爲兩種類型,有原發性痛經及繼發性痛經。


一)何爲原發性痛經?

原發性的痛經通常是以女性月經初潮,即是人生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即出現痛經,這種疼痛時越發嚴重,剛開始小腹疼痛,漸漸乏力最後疼痛加重。


二)何爲繼發性痛經?

繼發性的痛經通常是指在月經來潮后的幾年逐漸出現的,其表現為下腹疼,下腹下墜感,肛門痛等,嚴重是出現噁心、嘔吐、冷汗等表現。繼發性疼痛往往是有一些體内器官病變導致的。如子宮肌瘤,慢性盤腔炎等。

今天我們就講一下繼發性痛經在中醫方面如何進行治療。

引起痛經問題往往是受到情志所傷、飲食不潔、病邪或器官病理影響而出現,導致冲任堵塞或寒凝經脈,引起經脈不暢通而出現不通則通;或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導致冲任脈不得濡養,出現不榮則通的表現。


在臨床上我們可分爲五大證型來分析治療。

1)氣滯血瘀型

氣滯血瘀型痛經多以情緒抑鬱,肝鬱則氣滯,氣流不暢則影響血液循行,血液循行欠缺則血液停聚,血液不能流動到子宮,子宮不能等到充分的營養,導致來經是出現經痛。

來經時的表現:行經前一兩天或月經第一、二天出現經痛,小腹疼痛拒案,伴隨乳房脹痛,月經量少或經行不暢,經色暗紅有血塊等。每當血塊排后疼痛有所緩解。

何爲血塊:血塊會在月經期間出現,通常會在月經期第一、二天出現,形狀不一,時片狀時膏狀。通常是因子宮内有血瘀堆積而出現的。

在治療氣滯血瘀證型是以活血化瘀,理氣止痛的中藥進行質量,在月經期間服用促進血瘀血塊順勢排出。


2)寒凝胞中

寒凝胞中型痛經以外感寒邪或不慎保暖,貪涼喜冷兒導致寒邪内入子宮傷及冲任。導致月經凝滯不暢,氣血運行受阻,導致來經是出現經痛。

其表現:月經第一、二天出現小腹疼痛,觸摸少腹皮膚冷,喜揉按,月經量少或月經推遲,經色暗紅。往往這種症狀用暖寶寶或熱敷等到緩解。

在治療上我們以溫經散寒止痛的中藥,强體内陽氣,消除體内寒邪,促進子宮氣血循環,加快血液流動,從而減少疼痛。


3)濕熱下注

因身體濕熱,或者體外感染入侵體内,停聚在盤腔内,當月經要來時,濕熱與血膠結在一起時引起經痛。

其表現:經前少腹疼痛拒按,少腹有熱感,月經量多或少,血較粘黏。其次非月經期時多見黃色白帶,異味,粘稠。

治療是會以清熱除濕止痛的中藥治療,體内清熱,濕氣從體内排除,減少濕氣堆積。


4)氣血虛弱

氣血虛弱型痛經因素體虛弱,久病而導致氣血不足,氣血無力運行,氣血不能到達子宮從而不能濡養子宮,引起不榮則痛的表現出現痛經。

其表現:月經後期,月經量少,月經第4、5日開始見少腹疼痛,疼痛喜揉,人較為沒有精神,疲倦。

治療是以補血益氣止痛的中藥,補氣養血讓體内氣血提升,改善體内的氣血運行,氣血足夠養子宮則痛自除。


5)肝腎虛損

肝腎虛損型痛經多因先天肝腎不足,或過勞等情況損傷肝腎,肝腎陰不足,不能化生精血,精血少則冲任失養而至經痛。

其表現:月經時期腰酸脚軟,月經疼痛,月經色淡量少,或耳鳴,或潮熱等。

治療以補益肝腎止痛,增補肝腎益冲任脈,使冲任脈氣血充足,經痛自能減輕或消除。



除了服用中藥治療,平時需要注意哪些呢?

1)切記月經其穿短款短裙,以免寒邪入侵。

2)月經期避免進食寒冷食物,或燥熱食物。如雪糕、冷飲、火鍋等。

3)保持心情舒暢。

4)月經期間可進行湯水等輔助。


痛經食療推介:

1)山楂丹參玫瑰花茶(適合氣滯血瘀的女士)

材料:山楂5g,丹參3g,玫瑰花6粒。

做法:滾水300ml浸泡材料20分鐘,待溫後即可飲用,飲完後可續水再浸泡飲用一次。

功效:理氣化瘀,月經期間服用促進血液排出。

2)當歸山藥烏雞湯 (適合氣血不足的女士)

材料:當歸10g,蓮子15g,山藥20g,枸杞子10g,陳皮1片,烏雞半隻。

做法:所有材料浸泡30分鐘,用大火煮45分鐘,待溫後即可飲用。

功效:滋陰補血,增加體内氣血,有助月經量增多。

經痛證型多及臨床表現多樣化,難以分辨,對於經痛有疑惑可咨詢你的中醫師幫助消除你的疑惑。

8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