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10個與產後腹部鬆弛小知識?(附:產後湯水) -李慧英 註冊中醫師

作家相片: 顯盈小編顯盈小編



更新日期:24-FEB-2025

編寫日期:24-FEB-2025

產後腹部鬆弛小知識.產後調理.李慧英
產後腹部鬆弛小知識.產後調理.李慧英


產後紮肚起源於馬來西亞及印尼,當地皇室及貴族婦女會在產後透過按摩治療,再配合長棉布包裹腹部,為肌肉、皮膚和內臟器官提供支持,讓產婦恢復身體,而產後紮肚修復這種技術已有700多年歷史。


點解產後紮肚?

懷孕期媽媽體型變化

-媽媽在懷孕期間受到鬆弛素荷爾蒙影響,使到骨盆韌帶變鬆弛,臀部變寬,讓骨盆更具彈性,幫助產程更為順利。

-媽媽隨著胎兒續漸長大,腹部重力增加,會造成腰椎過度前凸和盆骨前傾,容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、腰痛。

-隨著胎兒體積變大,胎兒壓迫腹部肌肉,媽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,腹直肌影響腹部承托力下降,腹部肌肉未能承托臟腑,容易引起膀胱和子宮下垂,膀胱肌肉鬆弛,更容易引起尿滲。腹直肌分離,能會令脂肪積聚於小腹,形成小肚腩。


產後紮肚好處:

-有助於肋骨、腹部、盆骨修型修復

-穩定盆骨韌帶鬆弛情況

-幫助腹部臟腑器官回復位置

-修復腹直肌分離

-舒緩腰背痛

-保持坐姿挺直

-回復體型


結合中醫經絡按摩紮肚流程?

我們會再紮肚前會進行中醫腹部經絡按摩,使用中藥調製按摩油,進行腹部按摩,腹部有豐富重要的穴位,也是人體重要經絡任脈和帶脈所經過位置,完成按摩後再開始紮肚,增強紮肚的效果。


中醫經絡按摩作用

-袪肚風,令肚風排出,減低腹部脹滿感

-加強腸蠕動,改善排便功能

-可以幫助腰腹部氣血運行

-腰部經絡與人體泌尿、生殖、消化系統密切相關

-改善尿滲、調理月經、胃脹氣、腹瀉症狀

-幫助子宮回復原位,防止器官鬆弛和下垂




產後幾時紮肚最好?

順產產後4週後可以開始紮肚,開刀產婦可以在產後8週後傷口無痛楚時開始紮肚療程,懷孕中後期身體分泌的鬆弛素於產後減少,但體內分泌的鬆弛素於產後4-6個月消失,因此建議產後媽媽可於半年內完成紮肚,而盡早完成紮肚效果最佳。


紮肚要紮多久?

產後紮肚一般建議10-15日,每日需要維持8小時。


紮肚有什麼禁忌?

1.產婦惡露太多的時間不適宜紮肚,需要延後。

2.盆骨出現異樣不適宜紮肚。

3.腹部皮膚有損傷或化膿性感染或腸炎情況不適宜紮肚。

4.注意勿在過於餐飽和饑餓情況下進行紮肚。


以下註冊中醫師為產後媽媽推薦適合湯水

1.產後頭痛

川芎白芷天麻魚頭湯:

功效:袪風止痛,活血化瘀

材料:川芎10g 白芷10g 天麻10g 黨參15g 北芪15g 南棗6粒 薑三片 大魚頭一個

步驟:1.上述中藥材清水浸泡30分鐘備用

2.先下油燒熱鑊,放薑,把魚頭兩邊略煎

3.加入滾水,放入中藥材,水滾後轉中細火燉1小時。



2.產後腰痛

狀腰補腎豬尾湯

功效:補腰腎,強筋骨

材料:合桃30g 巴戟天10g 杜仲10g 桑寄生10g 牛大力10g 肉蓯蓉10g 豬尾一條

步驟:1.上述中藥材清水浸30分鐘備用

2.豬尾骨焯水去血沬

3.加入滾水放入所有材料,大火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





3.產後汗出

補氣瘦肉湯

功效:補氣固攝 安神斂汗

材料:酸棗仁10g 黨參20g 北芪15g 防風10g 百合10g 麥冬10g 淮山20g 蜜棗2粒 瘦肉適量

步驟:1.上述中藥材清水浸30分鐘備用

2.瘦豬焯水去血沬

3.加入滾水放入所有材料,大火滾後轉細火煲1.5小時

 
 
 

Comments


地址:香港九龍彌敦道703號金鑽璽18樓全層
​(旺角地鐵站A1出口)
​電話:26822652

© 2024 by 顯盈中醫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