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都市病“四高”系列之一:高血壓的中醫調養-盧英杰 香港註冊中醫師

已更新:8月23日

更新日期:09-MAY-2024

編寫日期:09-MAY-2024


“三高”,即是指高血糖、高血壓及高血脂,是香港普遍的都市病。近年來隨著“高尿酸”的發病率不斷上升,“四高”對香港人的健康和生活構成嚴重威脅。

“四高”均是人體的代謝障礙,屬於長期疾病。如果患者不加以控制可並發心腦血管病等多種嚴重的疾病;然而只要做好調養,就可控制病況對生活的影響,繼續精彩人生。盧醫師將一連四期為大家分享都市病“四高”系列,今期首先為大家分享高血壓的中醫調養。


什麼是高血壓

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,心臟收縮時叫“收縮壓”或者“上壓”;而放鬆時就叫“舒張壓”或者“下壓”。高血壓是指血壓持續處於高水平的一種慢性疾病。以成年人來說,若收縮壓持續處於140毫米水銀柱 (mmHg) 或以上,或舒張壓持續處於90毫米水銀柱或以上,便是患上高血壓。[1]


高血壓的危害

我們需要維持正常的血壓,推動血液在體內運行,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身體各組織。然而,如果血壓上升並持續處於高水平,便可能會引致嚴重的健康問題,包括中風、冠心病及心臟衰竭、慢性腎病等。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,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後才發現患病,所以高血壓常被稱為“隱形殺手”。據統計全港15歲或以上的人口當中估計約有百分之二十七可能患有高血壓。[2]不過,血壓太高也可引致眩暈、視線模糊不清、頭痛、疲勞和面部發紅等症狀。


中醫對高血壓的認識

“血壓(blood pressure)”本身是一個現代醫學的名詞,傳統中醫學中並無這一概念,自然也就不存在“高血壓”這樣的病名。但根據高血壓可引致的眩暈、視線模糊不清、頭痛、疲勞和面部發紅等症狀,中醫將“高血壓”相關病症歸入“眩暈”、“頭痛”、“中風”等範疇。

中醫認為,心主血脈、肝藏血、脾主統血、肺朝百脈,腎藏精,精能生髓,精髓可以化而為血。血脈的正常運作,有賴於肝、心、脾、肺,腎各臟腑,各司其職,協調配合,由此可見,中醫眼中的高血壓,不只是血壓計所測得的異常數值,更是氣血不調,陰陽失衡所致的血壓運作紊亂。


高血壓的中醫調養

中醫認為體質陰陽的盛衰、先天稟賦的不足、臟腑功能的虧損等為高血壓發病的內因,過度精神緊張、強烈精神刺激、勞逸無度、環境惡化、嗜食肥甘或飲酒吸煙等為高血壓發病的誘因。因此,高血壓的調養需做到以下幾點:

  1. 要堅持適度參加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;

  2. 保持心情舒暢,情緒穩定,防止七情內傷;

  3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體力、腦力以及房勞過度;

  4. 飲食有節,防止暴飲暴食、過食肥甘醇酒及過咸傷腎之品;盡量戒煙戒酒。

除此之外,日常進行穴位按摩和耳穴壓豆對控制血壓也有幫助。穴位按摩可取百會、曲池、三陰交、太衝等穴位;耳穴壓豆可取耳背溝、腎上腺、心、緣中、肝等耳穴。如果血壓出現明顯波動或伴有眩暈、頭痛等不舒服,就要儘快找中醫師辨證論治進行治療。

(都市病“四高”系列之二將為大家分享高血糖的中醫調養)





資料來源:

  1.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(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

-lthtopics/content/25/35390.html)

  1. 《香港高血壓參考概覽-成年高血壓患者在基層醫療的護理》(https://www.healthbureau.gov.hk/pho/rfs/tc_chi/pdf_

viewer.html?rfs=EducationalResources&file=HypertensionCare_HongKongReferenceFrameworkForHypertensionCareForAdultsInPrimaryCareSettings)


5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