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日期:23-MAY-2024
編寫日期:23-MAY-2024
上期文章為大家介紹了高血壓的中醫調養,本期接著為大家介紹高血脂的中醫調養。高血脂與動脈粥樣硬化關係密切,血脂異常與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相互作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,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的發病率和死亡率。
血脂與膽固醇
血脂是血漿中的脂質的總稱,一般來說,醫學上所說的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,膽固醇又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俗稱“好膽固醇”)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俗稱“壞膽固醇”)。
高血脂的分類
“高血脂”是血脂異常的一種,血脂異常又稱為血脂紊亂,是血漿中脂質的量和質發生異常。
臨床上通常分為以下4類:
高膽固醇血症:僅有總膽固醇增加
高甘油三酯血症:僅有甘油三酯升高
混合型高脂血症: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
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:僅有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
中醫對高血脂的認識
血脂及高血脂都是現代醫學的名稱,中醫傳統文獻無此病名,但有大量類似臨床表現的記載,如“膏脂”、“濁脂”、“血濁”等。總的來說,
中醫認為高血脂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飲食失節、好靜少動、七情內傷及年老體衰所致。飲食精微過量蓄積的原因,又可概括總結為三大類:其一是產生過多,其二是輸布失常,其三是消耗不及。其病位在肝脾腎,多為本虛標實,本虛即脾氣虛、肝腎陰虛,標實則為痰濁、氣滯和血瘀。
高血脂的中醫調養
高血脂實證治以化痰降濁、理氣活血、通絡降脂為主,虛則以補脾和胃、滋補肝腎為主。通過對高血脂易發人群的辨證施治,可改善症狀,做到未病先防。預防和改善高血脂需注意以下幾點[1]:
血脂明顯受飲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,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控制血濁病易發人群的基礎措施。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堅持健康飲食、規律運動、遠離煙草和保持理想體重。
肥胖是高血脂的重要危險因素。高血脂易發人群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攝入應低於身體能量消耗,以控制體重增長,並爭取逐漸減少體重至理想狀態。
控制飲食,每餐七八分飽,少進食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各類甜食及甜飲料。過多飲酒使每日總能量攝入過高,酒精可促進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,升高血脂,應該戒酒。可多選食優酪乳、大蒜、洋蔥、苜蓿、香菇、木耳、山楂、綠豆、黃豆及其製品等降脂食物,多飲綠茶。
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、個人喜好和實際條件,選擇適當的運動種類、運動負荷強度和負荷量。一般提倡有氧運動,保證每次運動時間在30-40分鐘。
高血脂易發人群多形體肥胖,多痰、多瘀、多濕,易導致情緒抑鬱、飲食不佳、睡眠障礙、精神緊張等心理障礙。對於有焦慮、恐懼、悲傷情緒的患者,可以安排合理的娛樂活動,採用能使患者放鬆的方法,如聽音樂、散步、深呼吸、讀書、看報等分散注意力。
(都市病“四高”系列之三將為大家分享高血糖的中醫調養)
資料來源: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