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個你不知道的甲亢,甲減與甲狀腺囊腫中醫小知識--李慧英 註冊中醫師
- 顯盈小編
- 5月9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5天前
更新日期:9-MAY-2025
編寫日期:9-MAY-2025

癭病(甲狀腺問題)簡單啲講,就係甲狀腺「出咗事」
中醫點睇癭病?
A.喺中醫入面,癭病(甲狀腺問題)係有幾個「病因」搞到出事:
1. 情緒爆煲(肝氣鬱結)
日日俾壓力夾到喘唔到氣,心情長期唔好或者成日嬲,搞到肝氣卡住,氣血唔通,痰濕亂湧,最尾條甲狀腺腫晒,仲可能爆甲亢。
2. 水土唔啱(碘出問題)
以前啲山區人食唔夠碘,條甲狀腺容易腫,呢啲叫「癭病」。而家多咗加碘鹽,基本無呢啲問題,但如果你甲亢,記住唔好食太多海帶、紫菜,因為碘會令情況更差!
3. 痰瘀聯盟(痰濕+血瘀)
氣滯+痰濕+血瘀,三樣嘢一齊搞事,甲狀腺就腫大、結節、仲可能變囊腫,摸落會覺得脖子硬硬地。
4. 陰陽亂咗(甲亢vs甲減)
- 甲亢:條件係開晒Turbo模式,怕熱、心跳快、手震、瘦得勁快,成個人好似隨時爆炸咁。
- 甲減:就係熄咗火,日日覺得凍親,無力到唔想郁,仲水腫,成個人慢晒。
B.癭病有咩分類?自己睇下啱唔啱中:
1. 氣癭(甲狀腺腫)
情緒爆炸+脾氣弱,脖子腫大,情緒起伏大,成日胸悶。
2. 肉癭(結節/囊腫)
痰濕+血瘀搞事,脖子摸到硬塊,吞口水都唔順。
3. 癭氣(甲亢)
肝火太旺,陰虛內熱,心跳快、手震、易嬲、瘦得快,出汗又多。
4. 癭勞(甲減)
脾腎唔夠力,氣血弱,日日凍親,成日攰,連記性都唔掂,仲水腫。
C.中醫點樣搞得掂?
1. 中藥治療(記住搵中醫師開藥,自己唔好亂嚟!):
- 氣癭:用「海藻玉壺湯」幫你去腫散結。
- 肉癭:用「消瘰丸」,專對付痰濕+血瘀。
- 甲亢(癭氣):用「梔子清肝湯」,滅火降溫。
- 甲減(癭勞):用「右歸丸」,溫補腎陽,幫你充番電。
2. 飲食調理:
- 甲亢:食啲清涼嘢,例如銀耳、綠豆,唔好食啲碘勁多嘅嘢,好似海帶、紫菜。
- 甲減:就要食啲補氣暖身嘅嘢,例如紅棗、生薑,仲可以適量補返啲碘,好似海魚同碘鹽。
3. 針灸選穴:
- 甲亢:針太衝(幫你疏肝)、三陰交(滋陰),等你冷靜返。
- 甲減:針足三里(健脾)、關元(溫陽),幫你啟動返部機。
- 結節/囊腫:針脖子附近,加埋豐隆(化痰)同血海(活血)。
4. 情緒管理:
情緒係大忌,唔好成日壓住啲火,學下八段錦、深呼吸或者冥想,舒緩下肝氣,條甲狀腺就唔會亂玩嘢。
D.平時要注意啲咩?
1. 定期檢查:
TSH(甲狀腺激素)、T3、T4同超聲,呢啲都要Check住。
2. 飲食平衡:
唔好極端,唔係完全唔食碘,就係補過量碘,兩邊都唔啱。
3. 慎用補品:
好似蜂王漿、胎盤素呢啲有激素嘅嘢,最好唔好亂食。
4. 中西醫結合:
有需要食西藥控制激素就食,中藥可以幫你調體質,但唔可以單靠一邊。
癭病呢樣嘢,玩嘅係陰陽平衡,唔好俾身體過熱或者過冷。中醫就係幫你調啲氣、疏啲肝、補返啲陽氣。記住,唔好自己亂搞,搵專業醫師幫你處理,你條甲狀腺先至會乖乖唔搞事!
Comentários